English

北京何时实现绿色流通

2001-02-20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赵建国 我有话说

保持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首都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首都却同时也面临着日趋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垃圾围城”和“白色污染”等固体废弃物污染越来越严重,变为北京市环境保护的主要矛盾,因此北京市政协委员张庆威、魏玉芬提出:北京应大力发展“绿色流通”。日前,两位委员就此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谈到“绿色流通”他们显得非常激动。他们说,商品流通领域内的一些经济活动直接产生、加重了城市型污染,商品流通实际上构成了北京市环境污染源的一个重要方面,需引起高度重视。在这种现实背景下,首都的可持续发展仅仅强调清洁生产、适度消费是远远不够的。“绿色流通”应当成为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只有“清洁生产———绿色流通———适度消费”,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系,“绿色流通”在今后北京市污染整治中将大有可为。商品流通领域的“绿色流通”,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于如何开展实现“绿色流通”,北京市政协委员们经过深入调查开出了详细的“药方”。

1、充分认识商品流通领域环保形势的严峻性,确立完整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框架体系

2、确立绿色流通观念,选择新的治污思路

绿色流通,是指以绿色文明为方向、以环境保护为导向、直接或间接促成污染消减的商品流通过程及活动。

从调查情况看,北京市实施绿色流通治污策略的基础条件也正日益具备。调查表明,消费者对商品流通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的关切程度已提高,公众基础日渐具备。

3、倡导绿色流通,强化绿色流通意识

(1)强化对消费者的教育。要有效使用绿色流通这一治污思路,就要在北京市有关范围内对绿色流通内涵和意义进行大力宣传,单靠民众的自我觉悟、环保志愿者的行动、环保社会组织的倡导远远不够。

(2)抓好对流通企业的规范和管理。在开展绿色流通的宣传教育中,处于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主体———商业企业和物流企业是一个重点,要帮助流通企业领导人树立绿色流通的正确理念。

4、加快物流社会化建设,建立北京市宏观绿色物流服务体系

要打破不同运输方式和部门之间的传统隔阂,加快物流社会化改造,实行运输社会化,统一安排运输工具,减少对流、倒流、空驶、运力不当等多种不合理形式,组建北京市绿色环保物流队伍。

5、多管齐下,促进绿色商品事业的发展

使商场经营者和市场消费者都清楚什么是绿色商品,如何识别、了解绿色商品对环境的贡献,理解绿色商品功能价格比的真实含义,绿色商品才可能真正被环境意识逐步增强的商家和消费者所接受、青睐,在市场开拓中走进百姓生活,积极促进厂家和商家建立绿色宣传的同盟关系。

6、建立、健全绿色流通政策体系,恰当运用政策工具

政府环保政策可通过立法和制定行政规则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要求制度化,利用税收及收费手段对资源使用和污染制造行为予以限制和惩罚,以基金或补贴的形式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予以鼓励和资助,利用产业政策直接限制浪费资源和制造污染产业的发展。

7、强化流通企业责任,促进废弃物回收目标的实现

建议北京市有关部门用法律明确制造商和销售商的回收利用责任和义务。对第二责任者———消费者也应加强规范。

8、限制过度包装,发展适度包装和绿色包装

在我国尚未出台统一的有关绿色包装及其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法规之情况下,首都应制定一些强制性的政策,明令厂家、商家义务回收包装。

9、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施净菜进城

按照每人每天0.5公斤菜计算,北京市城市每天需运进鲜菜至少300万公斤,这将产生60万公斤的废料。如果是净菜进城,就减少了运力浪费、无效劳动与环境污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